日前,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印發《天津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笆奈濉逼陂g,天津市在全面完成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基本建成基于“一網五平臺”的教育信息化新體系。一網即天津教育科研網,五平臺即天津教育管理、教育資源、終身教育、教育安全、教育治理信息化五個平臺。
文件提出了八大重點任務、八項重點工程。
八大主要任務
統籌推進教育系統“一網五平臺”建設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智慧教育新場景應用
創新教育資源供給機制和信息化服務業態
創新教育信息化治理生態體系
支撐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現代化發展
支撐職業教育特色化融合發展
支撐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和個性化發展
支撐終身教育體系完善和全面發展
八項重點工程
天津教育科研網優化提升工程
天津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天津教育資源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天津市終身教育平臺提升工程
天津教育智慧安全平臺建設工程
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工程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融合創新工程
人才培養和信息素養提升工程
文件全文如下:
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落實國家和天津“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重要目標任務,全面深入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特制定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
一、發展現狀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天津教育信息化規劃部署,著力構建良好的區域教育生態,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推進教育公平,提升了我市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整體水平。
?。ㄒ唬┙逃畔⒒卜账匠掷m提升
天津教育科研網進一步擴充,主干網絡光纜達到2100公里,覆蓋全市16個行政區、44所高校及市教委直屬單位。建成了全市教育無線漫游聯盟,實現了高校教學區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和無縫銜接。完成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單位的IPv6接入,各區教育單位全部接入天津教育科研網。
建成天津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整合了多個重要業務系統,構建天津教育基礎數據庫。建成天津教育綜合辦公平臺、教師管理信息系統、CA認證系統和教育系統網站群平臺。實現了與天津市數據交換平臺對接,為“政務一網通”利民辦事提供數據共享服務。完善了天津市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實現了高校數字圖書館的館際互借服務功能提升。以天津教育科研網為基礎,完成了天津市民心工程“天津市幼兒園三級監控系統”的建設,覆蓋了全市2394所幼兒園。
?。ǘ└叩冉逃畔⒒诤习l展
基本建成高校智慧校園“云、網、端”一體化服務體系,校園智能化建設不斷拓展。高校資源整合與建設持續推進,數字資源使用量逐年提升。建成天津市教育軟件正版化資源管理與服務平臺,提升了軟件正版化管理與服務水平。大力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持續推動慕課建設與應用,8所高校34門國家級一流線上課程、14所高校68門市級一流線上課程上線。29所高校成立了“津課聯盟”,促進了教育創新和教學改革,助推高校內涵式發展。
?。ㄈ┞殬I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
完成了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達標提升建設工程,提升了職業院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服務水平。在融合職業技能大賽優質資源成果轉化平臺、國家示范區優質資源核心專業群、職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平臺、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管理平臺的基礎上,整合職業教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職業教育專業知識平臺庫等教學資源平臺和各種優質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資源,構建了服務國家示范區的數字化資源平臺體系,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社會培訓提供了服務支撐,為20個“魯班工坊”的49個專業提供信息化遠程教學和培訓服務。
?。ㄋ模┗A教育信息化均衡發展
全市中小學?;ヂ摼W接入率達到100%,多媒體教室建設比例達到97.5%。建成了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義務教育入學管理平臺、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等主要業務支撐信息系統。構建了天津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市—區—?!眱炠|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建立并完善了數字教育資源質量標準和監管制度?!耙粠熞粌炚n、一課一名師”活動成果入選市級優課資源7559堂、部級優課資源2919堂。積極組織開展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實現了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以服務個性化學習為重點,開展混合式、探究式教學,推動了優質數字資源在教學中的深入應用。
?。ㄎ澹┙K身教育信息化穩步發展
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完善終身教育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市民多樣化學習需求。建成了天津終身學習網,突出全高清視頻、在線直播和互動學習品牌特色。天津終身學習網累計注冊用戶10.8萬人,發放終身學習卡10余萬張,組織社會培訓15.4萬人。建成了養老護理、中藥調劑、習字與書法、食品營養與健康等16大類自主版權視頻課程資源4000余堂。建成了書法篆刻、旅游英語、緊急救助、休閑體育、科技生活等系列社區教育全媒體教材。建立了“京津冀川浙魯”社區教育聯盟,實現了社區教育視頻資源共享交流。
?。┚W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持續加強
建立并完善了網絡安全領導責任制和教育行業網絡安全責任機制。修訂了《天津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完善了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事件應急工作機制,規范了網絡安全事件工作流程,提高了教育系統網絡安全應急處置能力。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完成了517個二級信息系統和37個三級信息系統定級備案。建設了“天津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工作管理平臺”,建立了網絡安全威脅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了教育系統重要信息系統實時監控和風險預警,提升了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保障水平。
“十三五”期間,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目標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水平有待提高,各類應用數據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區域間經費投入不均產生了新的“數字鴻溝”,信息化體制機制亟需完善,網絡學習空間的深度和廣度需要加強,智能化數字校園建設仍需持續推進。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基本遵循,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總體部署,緊密結合天津教育發展需求,支撐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現代化發展,支撐職業教育特色化融合發展,支撐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和個性化發展,支撐終身教育體系完善和全面發展。實施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戰略,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律、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與人才成長規律,基于5G、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入探索教與學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為我市構建智能化、普及化、個性化、國際化和終身化的現代化教育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引領。
三、發展原則
──面向發展,育人為本。構建與天津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天津教育現代化發展,面向新時代社會人才培養需要,構建全面融合的育人新場景。
──應用驅動,共建共享。以教育需求為導向、以教育應用為驅動,發揮市場作用,建立軟硬兼顧、共建共享、共生共榮的優質教育資源眾籌供需平衡新機制。建立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統籌規劃,特色推進。統籌規劃和整體設計教育信息化發展,堅持“全市一盤棋、教育整體性、區域一體化”發展,形成發展合力,凝煉教育信息化管理特色,推進區域、城鄉、學校、家庭、社會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
──深度融合,引領創新。以教育信息化關鍵領域為切入點,以教育教學瓶頸點為突破口,轉變傳統思維,變革傳統模式,發揮技術優勢,推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堅持創新理念引領、務實應用發展,發揮教育信息化新效能。
四、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在全面完成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基本建成基于“一網五平臺”的教育信息化新體系。優化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網,提升天津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天津教育資源服務平臺、天津終身教育平臺,建設天津教育安全平臺,整合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臺。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新技術創新教育信息化服務業態和教育信息化治理生態,有效支撐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
──支撐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現代化發展。推進高校智慧校園環境升級,加強“雙萬計劃”一流課程資源建設,推進校際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整合并提升資源與管理平臺的服務效能,全面提升高校信息化治理水平。
──支撐職業教育特色化融合發展。打造統一融合的天津特色職業教育區塊網絡體系,建成天津職教學習服務資源中心,完成職業院校管理與服務流程再造,進一步增強校園內部治理能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
──支撐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和個性化發展。完善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深化網絡學習空間應用覆蓋行動。加強中小學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創新。
──支撐終身教育體系完善和全面發展。推進天津終身教育平臺建設,實現全市終身教育服務體系資源分布及整體運行情況數據化管理。整合終身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全面提升各領域終身學習課程資源建設質量。
五、重點任務
?。ㄒ唬┙y籌推進教育系統“一網五平臺”建設
持續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網建設。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天津教育科研網對天津教育資源的承載能力,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網運維和服務能力。
完善天津教育管理服務平臺。推進各級各類教育應用系統整合,實現教育應用集中式管理、一站式服務。
完善天津教育資源服務平臺。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優質資源建設,加強教育資源應用成效分析,推進個性化教育資源建設,推進資源考核評價制度建設。
建設天津教育安全平臺。完善教育系統各級網絡防護安全體系,提升市級教育安全平臺功能,完善校園安全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推進校園安全監控指揮中心建設,優化輿情監測平臺建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完善天津終身教育平臺。通過“終身教育服務一張圖”全面展示天津市終身教育各類信息數據,為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統籌調度提供精準的決策依據和大數據管理。
建設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臺。制定《天津市高等院校智慧校園建設標準》,推進教育數據資源整合,統籌各級各類教育管理數據與信息,實現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信息紅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和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
?。ǘ┘訌娦滦突A設施建設與智慧教育新場景應用
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教育信息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建設智慧教育新場景。推動基于5G的數字化校園網絡提升建設,依托5G網絡實現遠程協同教學、虛擬操作培訓與在線資源共享,開啟5G體驗式教學。推動教育平臺智能化轉型升級,依托人工智能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利用天津教育科研網和5G移動網絡,實現資源供給均衡、公平、充分,推進教育資源家家通。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教學全過程,構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習交流情境和信息感知環境。
?。ㄈ﹦撔陆逃Y源供給機制和信息化服務業態
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與網絡教育服務新模式的應用融合。探索基于數據的個性化資源服務模式,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完善數字教育資源質量標準、資源三級建設機制和監管制度。加強服務優化,持續推進各級各類服務平臺向智能化轉型升級,促進管理平臺與資源平臺在服務方面的應用融合,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個性化應用場景無縫對接。進一步優化一站式的管理服務、個性化的教學服務、精準化的科研服務、智慧化的生活服務,全面支持創新教育服務業態。
?。ㄋ模﹦撔陆逃畔⒒卫砩鷳B體系
推進信息化校園建設與教育治理新模式的發展融合,加強信息化校園標準體系建設,創設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需求的校園環境。創新和完善網絡安全責任制度,實現網絡和信息安全運維的精準化服務和管理。進一步加強技術防護和網絡安全隊伍建設,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提升輿情監測、預警和處置能力。
健全教育系統網信工作體系,構建頂層規劃、建設和管理一盤棋格局,提升決策支持、監測評價和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塑造教育信息化治理新生態。
?。ㄎ澹┲胃叩冉逃龑W科建設和現代化發展
面向人才培養和高校學科發展,實現高校數字化校園智能化升級,完善智慧校園建設,推動校園互聯網出口機制改革和帶寬擴容提速。加快推進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教學場所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升?;谝苿咏K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學習空間建設,推進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
加強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建設一批代表中國質量、具有世界水準的國際課程和在線教學優質示范課資源。建立天津市高校數字化思政課程資源研發基地,以“金課”建設為引領,建設100門思政教育示范課程資源。完善京津冀高等教育數字化資源共享體系,促進京津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
加強集教務、學工、人事、財務、科研、實驗室等于一體的智慧管理平臺的數據治理,提升學校信息化治理水平。推進教師評職評優、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育資助、畢業就業等業務流程的優化,努力為師生提供精準、便捷的服務。
?。┲温殬I教育特色化融合發展
利用天津國家示范區地域布局優勢,打造統一融合的天津特色職業教育區塊網絡體系,創新管理運營方法,實現職業院校之間網絡資源的共享,為職業院校教學、科研、管理和交流合作提供高性能的基礎網絡支撐。提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信息化管理平臺服務能力。
推進特色化高水平職業教育課程資源建設,加強虛擬仿真AR和VR教學資源建設,建設天津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打造職業教育學習服務資源中心,滿足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同時為“魯班工坊”輸送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教育市級“金課”提供支撐服務,支持中國特色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教學資源建設和職業教育“雙高計劃”建設。
?。ㄆ撸┲位A教育優質均衡和個性化發展
推進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學校多媒體教室覆蓋率為100%,多媒體教室中配備交互性設備比例為100%,實名制管理的無線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健全數字化資源進校園審核監管機制,完善網絡教育教學保障體系和運行機制。完善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服務體系,加強特色地方課程資源和專題教育資源建設,深化中小學個性化學習服務支撐。優化網絡學習空間功能和實名制管理。推進“三個課堂”的應用,創新數字化資源應用模式,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水平。深化基于“互聯網+”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改革,推進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教學分析與評價,探索滿足差異化教學與個性化學習的新路徑。
推動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組織網絡學習空間融合創新應用典型案例遴選和示范交流活動。開展基于教學改革的智慧課堂、人工智能教育、編程教育、數字閱讀等項目,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
?。ò耍┲谓K身教育體系完善和全面發展
推進新技術環境下的終身學習新模式,助推我市創建學習型示范城區、示范社區和示范家庭。健全學分銀行管理服務體系。在天津開放大學建立學分銀行管理服務中心,在各區設立學分銀行分行,不斷拓展學分銀行服務網點。
分層次打造優質課程資源。分層次建設繼續教育和老年教育優質課程資源集群,通過社區教育網絡推送優質課程資源覆蓋街鎮社區教育中心。到2025年,集聚社區教育學習資源5萬學時、老年教育網上課程資源2萬學時,形成紙質、電子音像、網絡、移動媒體等多種傳播媒介的優質學習資源。
六、重點工程
?。ㄒ唬┨旖蚪逃蒲芯W優化提升工程
加強“教育專網”基礎設施綜合支撐能力建設,提高天津教育科研網主干設備傳輸能力。到2025年,網絡骨干光纜達到2300公里,進一步擴充全市各區教育科研網覆蓋區域及冗余接入能力。推動5G應用場景建設,促進校園網、教育科研網與公共互聯網融合應用。提升教育科研網主干網和各級接入單位的安全防護能力。根據市委黨校培訓需要,完成天津市部分委辦局黨校的接入。
?。ǘ┨旖蚪逃芾矸掌脚_建設工程
升級天津市教育公共服務云平臺,推動在線教學與管理應用系統建設。整合行政管理與服務業務事項。以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為重點,完善教育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優化政務服務信息化流程,建設標準統一、數據融合互通、三級聯動的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網上服務大廳,實現不同層級間的數據聯動。提升權責清單覆蓋率,提高政務數據質量。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在線網絡學習系統建設,滿足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下全面在線教學與科研的需求,為200萬學生在線學習提供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推動數字簽章、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系統建設,加強在線協同辦公、非接觸式辦事、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推動區屬學校建設資產管理、教務管理、規劃決策、安全監控等管理信息系統。
?。ㄈ┨旖蚪逃Y源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1.統籌天津市教育資源建設與整合。建立線上課程資源儲備和維護機制,提升數字教育資源標準化程度。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審核機制,持續完善資源評價體系。推進數字化資源研發基地建設,實現資源庫的本地建設和統一部署。推動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課網絡平臺建設。
2.加強高等教育資源建設。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新型課程結構和教學組織管理體系。建設人工智能、中醫藥、美術等特色學科數字資源。完善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慕課和虛擬仿真實驗室資源,建立慕課學分認定制度。
3.推進職教學習服務資源中心建設。整合“雙高計劃”課程建設資源、職業技能大賽優秀成果資源、“魯班工坊”優質課程資源,建設擁有高水平虛擬仿真AR和VR教學資源,實現標準統一、應用導向、共建共享、資源豐富的天津特色職教學習服務資源中心。滿足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中職、高職、應用本科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以及“魯班工坊”遠程教學培訓需要。
4.加強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平臺建設。優化“天津中小學云課堂”的教學設計、教學交互、教學管理和教學服務功能。持續推進基礎教育精品課程資源體系化,保障常態化的線上教學支撐。統籌構建資源服務多元支撐架構,促進資源共享、渠道互補,覆蓋全體師生。
5.加強天津終身學習網教育資源建設。引進國家開放大學資源和其他優質資源,建設一批以學習者“學”為主導的“立體化”優質課程資源,注重課程資源學習的用戶體驗,加強老年教育優質課程資源建設。
?。ㄋ模┨旖蚴薪K身教育平臺提升工程
1.全面提升終身教育平臺基礎環境。提升天津市終身教育平臺,完善基礎運行環境保障體系,全力打造安全穩定的市民終身學習環境,為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社區教育、老年教育、黨員干部培訓提供線上支撐服務,滿足不同學歷層次、不同年齡結構市民的學習需求。
2.加強天津市終身教育數據管理與應用?;诳梢暬瘮祿诰蚣夹g對天津市終身教育信息數據進行全場景綜合展示,實現全市終身教育服務體系資源分布及整體運行情況的數據化管理。建立學習型城市建設過程和建設水平的動態信息數據庫,逐步形成學習型城市建設監測工作常態化運行模式,實現終身教育體系各類數據精細化統計分析。
?。ㄎ澹┨旖蚪逃腔郯踩脚_建設工程
1.完善網絡防護安全體系。加強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網核心設備安全建設,提升核心設備安全性能。全面推行網內實名認證,加強各級信息中心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提升密碼管理與應用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開展網絡安全管理培訓和宣傳教育。優化“天津市教育系統網絡安全管理指揮操作平臺”功能應用。
2.優化輿情監測平臺建設。利用網上信息發布三級審核系統,強化網上陣地內容管理,筑牢教育系統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防線。不斷提升輿情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實現輿情管控的統籌協調、統一指揮、聯防聯控。利用新技術對師生安全行為進行畫像分析,充分發揮網絡輿情監測系統作用,確保教育系統網絡輿情監測全面、預警及時、數據準確。
?。┨旖蚪逃卫硇畔⒒脚_建設工程
1.推進智能化數字校園建設。構建教育系統智能化監控云平臺,提升天津市幼兒園三級監控系統功能,擴大系統覆蓋范圍,實現中小學視頻監控全覆蓋。以校園安全、實驗設備、能源運行、管網管理、輿情監測等方面應用為重點,建設覆蓋全市的虛擬校園三維地圖,實現全市校園的全方位監控。
2.推進教育治理信息化平臺數據整合。建立“覆蓋全市、統一標準、上下聯動、數據共享”的教育大數據資源庫,整合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終身教育治理數據,推進教育管理與教學資源數據集中,實現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信息紅利分級分層的有效共享,加強資源調配、教學研究、行政決策的科學性與時效性,助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和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完善教育督導信息化平臺,逐步形成由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支撐的智能化督導體系。
?。ㄆ撸┬滦突A設施建設融合創新工程
1.推進5G智慧教育。在遠程教育、智慧課堂/教室、校園安全等領域,推動高清直播課堂、AR/VR遠程課堂、高清視頻安防監控等5G智慧教育典型示范應用建設,重點開展高清遠程互動教學、沉浸式教學、虛擬實驗、全息課堂、遠程督導等智慧場景建設。
2.推進人工智能應用發展。推進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教育評價中的應用,推動教師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手段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能。加強人工智能教學實驗室和人工智能教育實驗資源平臺建設,助推我市人工智能教育高水平發展。
?。ò耍┤瞬排囵B和信息素養提升工程
1.加大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落實天津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發展規劃(2020-2025年),支持高校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和網絡安全特色學科群建設,實施高校網絡安全教師培育計劃。
2.健全教育信息化培訓體系。組織實施“天津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整校推進的方式開展全員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開展“信息技術應用校本研修示范校、達標校創建”工作,圍繞信息化教學創新整校推動教師研訓。
3.加強師生信息素養培養。將學生信息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通過教師培訓、教研能力提升、實驗室建設、資源建設、人工智能大賽、科普講座、示范觀摩等活動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七、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壓實領導工作責任制,完善教育信息化領導管理體系。完善各級各類教育部門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領導機構,優化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門的職能,理順教育系統信息化工作部門與信息化管理機構業務關系。
?。ǘ┘哟蠼涃M投入
在市、區、校三級分別建立經費投入機制,增加對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的保障力度。加強信息化經費統籌歸口管理,優化經費結構。積極鼓勵企業投入資金,提供優質的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鼓勵各教育單位使用市、區二級公共服務及購買社會服務,避免重復建設。
?。ㄈ┩晟普咧贫?/p>
加強信息化建設項目各環節的管理,完善教育信息化標準規范制定和應用推廣,建立教育信息化創新支撐體系。強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運行維護與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建立教育信息化技術創新和戰略研究機制,推動教育信息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建立教育信息化產業發展機制。
?。ㄋ模┩晟瀑|量評價
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情況調查,制定《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開展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評估,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質量評價。
?。ㄎ澹┘訌婈犖榻ㄔO
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建設專業化技術支撐隊伍,建立健全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激勵保障機制,探索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的人事、薪酬、職稱評審制度。加強教育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培訓,打造一支符合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建設需求的專業化隊伍。
文件來源: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本文由教育信息化資訊(ID:gxxxhzx)編輯整理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