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接受相關媒體采訪,就今年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也即“教育新基建”政策進行解讀。
他表示,推動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術邏輯,從教育應用新生態構建的角度認識教育新基建,深刻領會政策文件精神,實現建設與發展的價值。
雷朝滋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
《意見》特別提出要建設教育專網。針對教育專網的建設,雷朝滋表示,建設教育專網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專網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覆蓋各級各類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干網將基于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升級改造建設,在充分利用國家公共通信資源的基礎上,按照分級建設的原則推進建設。
雷朝滋提到,2019年8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專網,到2022年實現所有學校接入快速穩定的互聯網。建設教育專網是總結新冠疫情大規模在線教學經驗,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下大規模在線教學做應急準備。同時,應積極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教育教學的新挑戰,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新模式。
他強調,建設教育專網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的未聯網學校已實現動態清零,學校網絡保障從解決有無向提高質量轉變,以支撐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他表示,對于教育專網的建設,有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關于建設目標,教育專網是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覆蓋各級各類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高速、便捷、綠色、安全的網絡服務的邏輯專網。
第二,關于網絡結構,應由國家主干網、省級教育網和學校校園網等三級網絡組成。其中,國家主干網將基于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升級改造建設。
第三,關于建設方式,應在充分利用國家公共通信資源的基礎上,按照分級建設的原則推進教育專網建設。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全國主干網建設;各地政府爭取基礎電信企業的支持,推進省市局域網建設;各接入學校負責學校校園網建設。
第四,關于網絡管理,應遵循網絡地址、域名和用戶“三統一”的原則,即統一分配網絡地址,優先使用IPv6技術;統一使用教科網域名(edu.cn),實施統一備案;統一接入認證,實現實名認證全覆蓋。
雷朝滋司長表示,建設教育專網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網絡服務質量。通過網內信息可高速傳輸的特點,推動各類資源平臺和管理平臺接入教育專網,滿足不斷增長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需求。
二是降低整體用戶成本。通過分地區集中采購網絡接入服務和財政傾斜性支持薄弱地區等方式,為學校提供質優價美的網絡保障。
三是保障師生綠色上網。通過實施教科網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計劃,實現網絡不良信息的過濾,為未成年人上網營造清朗網絡環境,切實維護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